鈦合金薄壁件車削加工的研究
關鍵詞 鈦合金|2007-11-15 00:00:00|技術信息|來源 中國超硬材料網
摘要 摘要:傳統的鈦合金車削加工因其切削速度低,刀具耐用度低,加工質量難于控制,導致加工效率低。經多次鈦合金車削加工試驗、優(yōu)選了刀具材料,確定了刀具幾何參數,依據刀具磨損情況,提供了較為...
摘要:傳統的鈦合金車削加工因其切削速度低,刀具耐用度低,加工質量難于控制,導致加工效率低。經多次鈦合金車削加工試驗、優(yōu)選了刀具材料,確定了刀具幾何參數,依據刀具磨損情況,提供了較為合理的切削數據。解決了鈦合金薄壁件加工變形問題。 |
某航空發(fā)動機易損件圖(略) ,最小壁厚為2mm,總長400mm,是一個典型長薄壁件。技術要求較高,孔徑公差為0.046,外圓公差為0.03,表面粗糙度Ra為1.6。為保證壁厚差,孔與外圓必須同軸,加工難度較大。材料從俄羅斯進口,牌號為BT20,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sb=90~110kg/mm2,比TC4難加工。磨削鈦合金易阻塞砂輪,燒傷已加工表面,因此只能采用車削,以車代磨。
表1 切削鈦合金選用的刀具材料
牌號 |
ISO |
HRA |
sbb |
YG3X |
K01 |
91.5 |
110 |
YG6A |
K10 |
92 |
140 |
YG6X |
K10 |
91 |
140 |
YG8 |
K30 |
89 |
150 |
YG8W |
K25 |
92 |
200 |
YG813 |
K20 |
91 |
160 |
YG643 |
K05 |
93 |
150 |
YG10HT |
K30 |
92 |
220 |
YL10.2 |
K35 |
HV1600 |
220 |
YS2T |
K30 |
91.5 |
180 |
YD15 |
K01 |
91.5 |
170 |
Y310 |
K05 |
92 |
125 |
Y320 |
K20 |
91.5 |
180 |
Y330 |
K30 |
90.3 |
200 |
YM051 |
K10 |
92.5 |
162 |
1 刀具材料及幾何參數的選擇
鈦合金導熱性能很差,為45號鋼的1/6~1/7。選擇刀具材料時,要考慮刀具材料的導熱性能,YG類優(yōu)于YT類。切削鈦合金產生單元切屑,變形系數近似為1,刀屑接觸長度很短,切削力集中于刃口附近,單位切削力大,易崩刃。要求刀具材料韌性要好,sbb>150kg/mm2,鈦合金化學性能活波,易與空氣中的氧和氮產生硬脆化合物,加快刀具磨損;鈦與刀具中的元素易親合,加工鈦合金使用的刀具材料要少鈦或無鈦元素。優(yōu)選YG類硬質合金,不是用YT類硬質合金。切削鈦合金使用的刀具材料件見表1。
鈦合金彈性模量小,為45鋼的1/2,加工變形大。刀具后角要大些,取a0=15°~18°,減少加工表面與后刀面間的摩擦。前角也要選大些g0=10°,刀具鋒利,減小加工變形,降低加工硬化,提高已加工表面質量。主偏角kr=90°降低徑向力,防止振動。刀尖圓弧半徑決定刀尖強度、散熱及磨損,不易過大,re=1~2mm合適。切削鈦合金,刀具必須鋒利,鈍刀不能進行切削。刀具鈍圓半徑必須小,也就是選用細晶粒材料,才能使鈍圓半徑降低。同時,使刀具材料硬度提高,而韌性不下降。提高刀具刃磨質量,用金剛石、立方氮化硼砂輪磨刀。前后刀面粗糙度Ra≤0.1µm,降低切屑與前刀面。工件與后刀面間的摩擦。刃口要平直,無鋸齒,減輕崩刃磨損。
2 切削用量
粗車鈦合金目的是去除大的余量,應保證較大的刀具耐用度。VB=0.4mm,切削速度不高,一般V≤35m/min,刀具耐用度T=60min,切削刃度ap≤4mm,走刀量f≤0.24mm/r,且加大流量溶液冷卻。精車鈦合金目的是保證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一般ap≤1mm,磨鈍標準VB=0.2mm,盡量采用高的切削速度和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切削速度35m/min≤V≤140m/min,刀具耐用度T=30min。用機油冷卻潤滑,降低刀屑間的摩擦系數,提高已加工表面質量。車削用量如表2所示。
表2 切削參數
NO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V(m/min) |
13.2 |
14 |
21.1 |
23.3 |
30 |
31.7 |
35 |
37.7 |
40 |
45.2 |
45.8 |
50.2 |
69.9 |
70.7 |
76.4 |
89.4 |
111.8 |
127.2 |
130.2 |
141.3 |
f (mm/r) |
0.24 |
0.24 |
0.24 |
0.24 |
0.2 |
0.2 |
0.2 |
0.16 |
0.12 |
0.16 |
0.1 |
0.2 |
0.13 |
0.13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ap (mm) |
3 |
3 |
3 |
3 |
2.5 |
2.5 |
2.5 |
2.5 |
1.5 |
1 |
1 |
1 |
0.5 |
0.5 |
0.5 |
0.5 |
0.3 |
0.3 |
0.3 |
0.3 |
3 刀具磨損原因及刀具耐用度
加工鈦合金,刀具磨損發(fā)生在后刀面和刀尖處。鈦合金彈性模量小,切削時回彈大,后刀面與加工表面接觸面積大,加速了摩擦。顯微鏡下可看到犁溝。刀尖處散熱條件差,溫度較高,磨損嚴重。尤其是精車時,后刀面磨損量沒有達到磨鈍標準時,因刀尖磨損過快,使刀具喪失切削性能。前刀面看不到明顯磨損痕跡,原因是刀屑接觸長度短,磨損的主要形式是崩刃和微崩刃。顯微鏡下可看到鋸齒形刀刃。加工鈦合金粘刀現象十分嚴重。無論是高速切削還是低速切削都有粘刀問題。干切削更為明顯。
粘結磨損是加工鈦合金的主要磨損原因。當切削速度較高時,切削溫度達600℃以上時,擴散磨損占的比例較大??諝庵械难醯c鈦合金反應生成硬脆化合物加劇了刀具的磨料磨損。因此加工鈦合金刀具磨鈍標準定得較低,刀具耐用度較低,而切削速度還是比較低的。具體數值見表3。
表3 刀具耐用度與切削速度
VB(mm) |
V(m/min) |
T(m/min) |
0.2 |
50~140 |
30 |
0.3 |
35~50 |
60 |
0.5 |
20~35 |
90 |
0.6 |
>20 |
120 |
YG類g0=10°,a0=18°,干切削,濕切削時,T加倍 |
4 零件加工工藝及表面質量
使用的車床功率要大,主軸回轉精度要高,進給機構無爬行。刀桿剛度足夠。零件裝夾要牢固。例如:車Ø74外圓時,中部用中心架支撐,提高了裝夾剛度,降低了長徑比。加工順序為:先加工Ø65里孔,后加工Ø74外圓及空刀處。里孔可用單刃鏜刀切削,讓刀量大。改用浮動鏜刀效果較好,里孔達到尺寸精度后,用卡盤與頂尖裝夾車外圓,孔中放置減震材料。刀具必須鋒利。一旦振動,立即換刀車去振源。用塑料脹胎夾具加工外圓效果較好。鏜孔速度不易過高,V=20m/min較好。控制回彈量。最小切削深度0.05mm。當ap太小時不能形成連續(xù)切屑,容易產生振動。夾持剛度較好時,車外圓ap=0.01可行成連續(xù)切屑。切削鈦合金只要不振動,表面粗糙度Ra1.6µm是可以達到的。刀具鋒利,表面質量也較好。
使用鋒利的硬質合金車刀切削鈦合金,加大流量潤滑液冷卻潤滑。切削速度V≥100m/min時,車外圓表面粗糙度可達Ra0.8µm,已加工表面硬化較輕,殘余應力較小。比較高的尺寸輕度容易獲得。ap=0.005mm時,可形成連續(xù)柔軟的切屑,達到磨削的尺寸精度和粗糙度。鏜孔有一定的難度,主要原因是:機床、夾具、工件和刀具組成的工藝系統剛度不足。一旦振動,孔壁質量立即下降。粗糙度Ra1.6µm還是容易達到的。
5 結論
鈦合金薄壁件車削加工比銑削容易些。車削為連續(xù)切削,沒有沖擊。切屑為單元切屑,不存在斷屑難的問題。鈦合金彈性模量小,屈強比大;切削時彈讓大,需變形能大。選擇刀具材料硬度要高,韌性要好,sbb≥200kg/mm2,且不含TiC。刃口要鋒利,后角要大,鈍圓半徑要小。避免使用鈍刀切削。鈦合金既硬又韌,導熱又差;粗車時,保證必要的刀具耐用度,確定切削速度;精車時,為完成以車代磨,盡量采用高速切削;可降低表面粗糙度,減輕已加工表面加工硬化和殘余應力。提高機床、夾具、工件和刀具組成的工藝系統剛度,可解決鈦合金薄壁件車削加工變形問題。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河南遠發(f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超硬材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聯系電話:0371-6766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