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產業(yè)變了。
經濟學家凡勃倫在《有閑階級》提出的炫耀性消費理論恰如其分的解釋了人類對鉆石的欲望。
確實,與愛情相關的消費幾乎沒有便宜的。無論多少次被炮轟為世紀騙局,鉆石依舊是婚戀市場上的必需品,這其中有一個自洽的邏輯:一分價錢一分真心,仿佛給我鉆石,我就得到了真愛。
如今隨著培育鉆石熱度的持續(xù)攀升,新魔法可能要打敗舊魔法了。
一、新魔法:培育鉆石
培育鉆石又稱合成鉆石、人造鉆石,不同于之前的替代品鋯石和莫桑石,它與天然鉆石在化學成分、晶格結構、物理性能等完全相同,肉眼無法判別。
不同之處在于它是在實驗室中生產的,與動輒一年光陰的天然鉆不同,只需花費數(shù)天或數(shù)周時間即可形成,兩者可以理解為南極的冰和冰箱里的冰,可價格上培育鉆石僅有同級別天然鉆石的三分之一。
其實熟悉物理和化學的朋友都知道,鉆石本身就是一種碳單質,稀缺屬性并不如黃金、白銀,之所以貴入天價,原因和少數(shù)巨頭的壟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比如被稱為上個世紀最成功商業(yè)營銷的戴爾比斯。
近幾年行業(yè)景氣度提升,也是有跡可循的:
1.供需關系改變,全球天然毛坯鉆石產量呈現(xiàn)斷崖式下降,全球前40大鉆石礦場已占據(jù)開采總量的90%,鉆石的市場需求卻在不斷增長,F(xiàn)rost&Sullivan預計至2030年全球鉆石市場將面臨1.59億克拉的供需缺口。
2.技術迭代降本,更低的生產成本和零售價格為培育鉆石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提供了有力支撐。
3.規(guī)范進一步完善:2018年,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FTC)修改了鉆石的定義,在原本的定義中刪去“天然”一詞,將天然鉆石和培育鉆石都統(tǒng)一歸類為鉆石,為培育鉆石正名。
4.消費者需求多元化,文化自信以及女性力量的覺醒,鉆石正在回歸它的佩戴屬性,培育鉆石的接受度、認知度也提升顯著。
更加環(huán)保、更具性價比優(yōu)勢的培育鉆石,顯然更容易俘獲一眾自信、自由、自愛的的年輕一代。
二、市場覺醒 風口已至
培育鉆石其實不是新鮮事,初次探索至今已有兩百多年了。
在消費領域可以用作時尚首飾,在工業(yè)領域可以被半導體化,從而應用于集成電路芯片、傳感器等電子元器件上面,因其硬度極高,在精密加工領域用途也十分廣泛。
首顆人造金剛石誕生于1956年,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制造。1963年,中國的第一顆人造金剛石誕生。
美國是目前最主要的消費市場,占據(jù)了全球 80%的市場份額;中國是第二大培育鉆石的消費市場,占據(jù) 10%的市場份額;其他國家占據(jù)10%的消費市場。
國外市場對于培育鉆石的關注要比國內早一些。
2013年,Diamond Foundry品牌曾轟動一時,投資人包括萊昂納多、Facebook、Twitter等創(chuàng)始人。
新事物的誕生總是伴隨著頑固勢力的阻撓,鉆石開采公司為了保護天然鉆石地位,不遺余力詆毀打擊培育鉆石。
能夠消滅的就不是魔法了。所以眾巨頭采取了第二種策略,打不過就加入。
大魔王戴爾比斯曾在2015年堅決抵制人造鉆石,眼看著“洗腦式營銷”不管用了,于是在2018年就轉變了態(tài)度,成立了培育鉆石珠寶品Lightbox,定位是時尚的鉆石飾品,通過價格把培育鉆石與天然鉆石做出產品切分,并投資9400萬美元擴大產能,就連口號,也從原先的“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改成了“May not be forever,but is perfect for right now”(并非永恒,但正切當下),將重點放在了“培育鉆石不會永恒”上。
同年,瑞士的珠寶品牌施華洛世奇Swarovki收購培育鉆石品牌Diama。
2021年,潘多拉Pandora宣布將不再出售天然開采的鉆石,并推出培育鉆石系列Pandora Brilliance。
國內市場覺醒稍晚。
2021年8月,老廟黃金和亞一珠寶的母公司上海豫園珠寶推出了培育鉆石品牌“LUSANT露璨”,這是國內頭部大牌珠寶商正式推出的首個培育鉆石品牌。
全球最大珠寶零售商周大福集團也曾推出過一個培育鉆品牌,名為“CAMA”。
2021年底,培育鉆石品牌LightMark小白光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3億元人民幣。
2022年曼卡龍成立培育鉆石子品牌慕璨OWN SHINE;潮宏基旗下子品牌VENTI推出培育鉆石產品。
最新的融資情況是,可持續(xù)新奢珠寶品牌ANOTA今日宣布已完成由梅花創(chuàng)投獨家投資的種子輪融資。
梅花創(chuàng)投創(chuàng)始合伙人吳世春表示:培育鉆石賽道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新科技與日常消費深度結合的方向,這是一個萬億大賽道,我們在這個賽道看到了巨大的品牌和出海的機會。
三、河南統(tǒng)治全球
“世界鉆石看中國,中國鉆石看河南”,中國最最實力的產業(yè)鏈上游端被河南牢牢掌控。
目前國內培育鉆石三強中南鉆石(被中兵紅箭收購)、黃河旋風和力量鉆石,均為河南企業(yè)。
河南的培育鉆石產業(yè)是基于國內人造金剛石行業(yè)發(fā)展起來的。1960年10月,第一機械工業(yè)部下達了一項代號為“121”的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這個課題,任務是研發(fā)人造金剛石,解決被國外“卡脖子”的難題。
河南在人造金剛石領域有所建樹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其后鄭州三磨所接下了將人造金剛石投入工業(yè)化生產的任務,一騎絕塵。在河南省鄭州市、南陽市等地形成了一個集人造金剛石產品研發(fā)、大規(guī)模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金剛石產業(yè)集群。
中南鉆石主要生產工業(yè)人造金剛石和培育鉆石,CVD技術目前已突破10克拉以上培育鉆石的毛坯批量制備技術,達到國際主流合成水平,HPHT合成技術已經成熟,2021年全年營業(yè)收入高達24.07億元;力量鉆石主營業(yè)務為培育鉆石、金剛石單晶、金剛石微粉,2021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4.98億元,同比增長103.50%;黃河旋風掌握了“10克拉培育金剛石單晶”合成技術,產能擴張方面也動作頻頻。
根據(jù)河南省2022年補短板“982”工程實施方案,其中共有6個純培育鉆石生產項目,總投資額近百億元,規(guī)劃產能超180萬克拉。
四、下一個新能源車?
有機構放出豪言,稱培育鉆石就是三年前的新能源汽車!
從培育鉆石的市場規(guī)模上來看,機構的話毫無疑問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
不過,根據(jù)貝恩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21年全球毛坯培育鉆銷量11百萬克拉,全球培育鉆滲透率8%;而中國2021年毛坯培育鉆銷量1.4百萬克拉,培育鉆滲透率6.7%。預計至 2025年全球毛坯培育鉆銷量26百萬克拉,培育鉆滲透率15.80%;2025年中國毛坯培育鉆銷量4百萬克拉,培育鉆滲透率13.80%。
滲透率數(shù)據(jù)確實與電車有的一拼。
相對較低的價格與滲透率提升,培育鉆石的想象空間仍然很大。
培育鉆石是銷量不斷增長且高利潤的行業(yè),但也并非完全“高枕無憂”。中游加工環(huán)節(jié)95%在“鉆石加工帝國”印度,下游產業(yè)鏈消費端主要集中于歐美,中國市場還處于持續(xù)的消費者教育階段,單純靠新晉品牌的營銷,則很難帶動整個市場,鑒定標準不夠統(tǒng)一,鑒定時間相對較長也是行業(yè)綠色發(fā)展難點之一。
相比巨頭林立的上游,下游還沒有真正形成具有完全行業(yè)話語權的頭部企業(yè),隨時有可能誕生全新的行業(yè)大品牌,搶占最大一塊蛋糕。
天然鉆石成就了戴比爾斯。那么在培育鉆石中,誰將成為下一個瘋狂吸金的“大魔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