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月12-15日,由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真空學會、陜西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和陜西省真空學會聯(lián)合主辦,西安交通大學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心、電子物理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陜西省信息光...
6月12-15日,由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真空學會、陜西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和陜西省真空學會聯(lián)合主辦,西安交通大學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心、電子物理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陜西省信息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的“單晶金剛石及其電子器件國際研討會暨2014第四屆中國真空高層論壇(SCDE&2014CVF)”在西安高速神州酒店召開。來自不同國家的150余位專家和學者參加此次國際研討會。

西安交大電信學院侯洵院士、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薛群基院士擔任此次大會主席,電信學院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王宏興教授、日本金剛石協(xié)會理事長及早稻田大學川原田洋教授、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小出康夫教授和陜西省真空學會理事長卜忍安研究員共同擔任大會執(zhí)行主席。此次會議旨在為單晶金剛石材料、電子器件、金剛石單晶生長設備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及企業(yè)家等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加強國內同行業(yè)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促進國際單晶金剛石材料及其電子器件行業(yè)及相關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通過國內外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的交流,借此了解世界新型超寬禁帶半導體——單晶金剛石及其電子器件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發(fā)展新的實驗方法和理論,凝煉關鍵的科學問題,歸納基本規(guī)律,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實踐方法,全面推動以先進碳材料為基礎的跨學科、跨領域的深入實質性的合作,促進我省單晶金剛石半導體材料及其電子器件研究平臺的建設,并且通過共同努力,推動國際單晶金剛石及其電子器件研究的進步和發(fā)展,拓展該類先進電子材料與器件的應用與成果轉化。
超寬禁帶半導體——單晶金剛石集電學、光學、力學、聲學和熱學等優(yōu)異特性于一體,在高溫、高效、超大功率毫米波電子器件,電力電子器件,生物傳感器,光電探測與成像,粒子探測與成像,航空航天等系統(tǒng)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應用前景,被業(yè)界譽為“終極半導體”。金剛石電子器件相比其他半導體器件還具有體積小、集成度高和無需制冷的優(yōu)勢。在節(jié)能減排、打造綠色地球方面將發(fā)揮其獨特的優(yōu)勢,將引發(fā)新一代半導體技術的革命。
大會開幕式由王宏興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學大學宋曉平副校長、陜西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黨廣錄副主席和中國真空學會副秘書長分別致辭,共同期望此次大會促進國際單晶金剛石及其電子器件領域的產(chǎn)學研合作交流,并為我國相關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契機。國際著名單晶金剛石及其電子器件專家、日本金剛石協(xié)會理事長、早稻田大學川原田洋教授代表來賓發(fā)言,重點回顧了單晶金剛石及其電子器件的發(fā)展歷程和重要里程碑事件,并指出今后金剛石及其電子器件在功率半導體器件、半導體集成、微機械、光電探測成像、粒子探測成像和生物傳感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

此次大會由國內外多名金剛石及真空領域的專家做了18場大會學術報告,與會代表分別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早稻田大學的川原田洋教授、日本NIMS的小出康夫教授、日本酒井士郎教授、臺灣成功大學的曾永華教授分別報道了各自團隊的最新研究進展;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江南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學李成明教授、濟南大學楊萍教授、西安工業(yè)大學劉衛(wèi)國教授等分別報道了國內單晶金剛石研究的最新研究進展。中國科學院沈陽科儀公司雷震霖研究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李得天研究員分別就真空設備及空間應用作了報告。西安交大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器件中心主任王宏興教授介紹了單晶金剛石快速生長、電子器件級單晶金剛石外延生長、金剛石基日盲紫外探測和金剛石基功率電子器件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獲得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