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引言無心磨削工藝由于其生產效率高、自動化簡易操作和高精度的特點而廣泛應用在圓柱形零件的精加工制造中。對表面粗糙度和圓度誤差進行優(yōu)化則有利于改善無心磨削工藝。例如通過導輪速度、進給速...
作者:Phan Bui Khoi, Do Duc Trungb, Ngo Cuongb
引言
無心磨削工藝由于其生產效率高、自動化簡易操作和高精度的特點而廣泛應用在圓柱形零件的精加工制造中。對
表面粗糙度和圓度誤差進行
優(yōu)化則有利于改善無心磨削工藝。例如通過導輪速度、進給速度和切割深度參數的最優(yōu)化來減小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圓度誤差;建立經驗模型來減小表面粗糙度;推演出運算法則來設置最優(yōu)化工作條件等。
本實驗通過對20X滲碳鋼進行磨削加工得出表面粗糙度和圓度誤差的最小值,以此作為切入無心磨削工藝的優(yōu)化研究。輸入參數有:縱向修整進給速度(Ssd)、切入進給速度(Sk)、中心高度角(β)和導輪速度(Vdd)。
1. 實驗
無心磨削模型:
圖一是切入無心磨削模型,通過A值大小來調整中心高度角(β)。β和A的關系式如下:
式中的H為
砂輪中心和導輪中心到無心磨床托板刀板的距離。
工件:
20X滲碳鋼(62HRC);圖二中的工件由特制的30°角托板刀板支撐;表1為實驗化學成分:
砂輪:剛玉砂輪Cn80.TB1.G.V1.500.150.305x35m/s。
機床:M1080B無心磨床,H=210mm,如圖三所示:
測量設備:
千分表測量圓度誤差,精準度為5/10000,每個工件測量三次;日本三豐Surftest表面粗糙度測量儀SJ-401,臨界值0.8mm。表2中表面粗糙度和圓度誤差為連續(xù)三次測量所得平均值。
2. 實驗矩陣
實驗矩陣在無振動條件下操作,保持砂輪速度34m/s,磨削深度0.05mm,修整深度0.01mm,無火花磨削時間1s,冷卻液流量恒定。
利用中心合成設計,四個輸入參數(Ssd,Sk,β,Vdd)值如表2所示。實驗矩陣共計29組,其中包括8個軸向點、5個中心點和16個正交點,如表3所示:
輸入參數對輸出參量的影響
圖四展示了輸入參數對表面粗糙度(Ra)的影響。圖5—10顯示了輸入參數對表面粗糙度的交互作用影響。在每組圖片中有兩個變量,另外兩個作為恒定中間值。圖表顯示所有輸入參數對表面粗糙度都有顯著影響。
輸入參數對圓度誤差的影響
圖11展示了輸入參數對圓度誤差的影響。圖12—17顯示了輸入參數對圓度誤差的交互作用影響。在每組圖片中有兩個變量,另外兩個作為恒定中間值。圖表顯示所有輸入參數對圓度誤差都有顯著影響。
3. 回歸模型
實驗利用數據分析軟件Minitab 16來設置回歸系數。表4和表5分別是Ra和Δ二次函數模型的回歸系數估計值。表面粗糙度和圓度誤差模型以編碼參數的形式用非還原最終方程式表達出來。
以上模型可以在特殊設計點預測表面粗糙度和圓度誤差。表3還給出了預測反應值R*a 和Δ*。圖18和19給出了測量值和預測反應值之間的不同。
4. 最優(yōu)化
通過最優(yōu)化處理,將Ra和Δ最小化,而Ra和Δ也會構成多目標最優(yōu)化問題。試驗利用Minitab 16軟件來對這些目標進行最優(yōu)化處理。圖20和表6分別是最優(yōu)化圖和數值表。
5. 結論
在對20X滲碳鋼加工過程中,所有四個輸入參數(Ssd,Sk,β,Vdd)對輸出參量、表面粗糙度和圓度誤差都有顯著影響。因此,為了實現對20X滲碳鋼表面粗糙度和圓度誤差的最小化目標,Ssd,Sk,β,Vdd的值應分別為241.41mm/min;7.98µm/s;7.9°和 27.76m/min。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河南遠發(f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超硬材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聯(lián)系電話:0371-6766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