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老工藝:手動工具磨床+熟練員工=品質不佳的銑刀
優(yōu)點:投資低、單件小批量方便、生產速度較低、生產成本本較低
缺點:精度低、一致性難保證、一人一臺機、近年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生產成本快速上升,且員工流動性大,技術員工難請難留難管理。
趨勢:面臨淘汰
新工藝:數控工具磨+技術員工=品質好但價格較高的銑刀
優(yōu)點:精度高、產品一致性好、生產速度較快
缺點:投資大、組程員工技術耍求高、生產成本高
新工藝的缺點實際上是源于現在國內工廠使用的數控工具磨基本上為進口歐美的5軸聯(lián)動萬能數控工具磨,精度可以達到1徽米級或更高,所配備的軟件可以方便的生產或修磨幾乎所有的切削工具,當然機床的高精度和弧大的軟件和功能是需要付出不菲的代價的,比如我們生產常規(guī)的精度等級為H7的硬質合金銑刀,那么機床工微來的精度、強大的可以加工鉆頭、鉸刀、成型復合刀具以及自動側量和修磨功能都是過剩的,只能帶來銑刀成本的增加,另外由F進口設備如果配備自動上下料系統(tǒng),價格非常昂貴,大部分客戶難以接受,數控工具磨床國產化勢在必行。
上海規(guī)程公司根據以上分析,認為標準型刀具,比如標準銑刀應該采用自動化、專機化的數控刀具磨削生產線生產,才能在保證品質的前提F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經過多年研發(fā)積累,上海規(guī)程以完成多種主機和輔機的研發(fā),現以整體硬質合金銑刀生產線為例作簡單的介紹(以下介紹的設備均為上海規(guī)程開發(fā)生產):
1. KC200型數控平底銑刀專機,是磨削生產線中的主要生產設備,其特點如下:

1.1數控4軸聯(lián)動+3砂輪主抽,可以完成任意槽數的平底銑刀的全部磨削加工工序,在此產品上可以完全替代進口5軸聯(lián)動段控工具磨。
1.2用多主軸的4軸聯(lián)動實現5抽數控的功能,由于把蝸輪蝸桿傳動的旋轉數控B軸改為大型扇形板手動閱整角度,機械鎖死的結構,銳刀磨槽時機床剛性和振動大為改善,磨削速度和刃口質量均有提高。

1.3不同的磨削工序,采用了對應合適功事和轉速的主軸,更節(jié)能、更能發(fā)揮出不同砂輪的最優(yōu)磨用性能。
1.4可以配備料盤式2軸致控機械手,倪刀自動裝卸。自動擂盤,實現磨床的全自動運行。
1.5 KC200型設備,采用先進的撰塊化設計.通過增減不同模塊可以變身為鉆頭、槍拈、膠刀、絲雄、沖頭、PCD刀具電加工圈床、外.階禪口、絲徽磨方等專用機器。所配備的軟件自行開發(fā),不對客戶另打收贊,降低客戶的設備投資成本。
2、磨削油集中處理系統(tǒng)
硬質合金工具磨削時,磨削油的作用至關食要,如果要實現金剛石砂輪強力磨削整體硬質合金,就必須要有1.5MPa以上的經過冷卻的磨削油的充分供應。磨削油集中處理系統(tǒng)的作用是過濾、冷卻恒溫、并加壓供應磨削油至數控工具磨的磨削位置。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過濾精度、過濾流量、冷卻恒溫能力、壓力、節(jié)能、維護的經濟型和方便程度等。上海規(guī)程的磨削油集中供應系統(tǒng),由離心過諫機、精密過濾桶、恒溫冷油機、循環(huán)過濾泵、高壓供油泵(變頻控制)、集中油箱、壓力傳感器、液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PLC可編程控制柜組成、并由彩色觸摸屏圖形控制和顯示工作狀態(tài)。
3、磨削油霧集中處理系統(tǒng)

高速旋轉的砂輪,和高壓冷卻下的強力磨削,會產生大量的油霧和油煙,油霧收集機是必須要的配置。上海規(guī)程推薦單臺數控工具磨采用離心式油霉收集機;多臺數控工具磨采用高壓靜電油霧收集機和離心風機組成的集中油霧處理系統(tǒng),可以根據數控工具磨工作信號和油霧收集系統(tǒng)風管負壓由PLC編程控制。
4,金剛石砂輪和CBN砂輪修整機

金剛石或者CBN砂輪的修整,會直接影響到磨削的效率、刀具刃口的磨削質量、砂輪的耐用度等,上海規(guī)程在國內率先研發(fā)和批最生產了砂輪修整機.可以方便的修整金剛石和CBN砂輪的直線、斜線、圓弧或以上曲線的組合,配備視頻影像系統(tǒng)和軟件,可以在線修整測量并記錄側量影像。
5. 金剛石砂輪和CBN砂輪機內修整器

砂輪修格機修整好的砂輪組合,裝配到數控工具磨主軸上總會有0.01-0.02mm的跳動,是很難避免,通常也是能被接受的,但是這個跳動實際上還是會造成產品調祝時間的延長,還會影響產品尺寸的穩(wěn)定和刃口質量。為此上海規(guī)程研發(fā)井建議采用機內砂輪修整器,新的砂輪安裝后首先在線修整掉這個0.01-0.02mm的跳動量。
6、工件自動裝卸系統(tǒng)
全自動化生產,工件自動上下料系統(tǒng)是必須的,可以減少生產員工,也有利于產品生產的效率和品質穆定。上海規(guī)程開發(fā)生產了不同的上下料系統(tǒng)(裝置),供客戶選配:
6.1數控料盤式機械手
工件放置(插〕在料盤上,由機械手自動取料,下科并把成品刀具按規(guī)律放(插)會料盤。料盤可以放置100-50支或更多刀具,整個生產過程中,工件始終是防置在料盤上的,不但安全,還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人工整理工作量。
6.2料斗式上料系統(tǒng)
是比較傳統(tǒng)和價廉的自動上料系統(tǒng),但是工件互相的接觸,比較容易碰傷刃。I在銑刀生產中可以應用在自動切斷機、柄部倒角機、階梯磨等前道工序。
6.3步進式上料系統(tǒng)
適合帶方尾或由定位面的工件,具有刃口定口的功能,下料方式同料斗式系統(tǒng),需要刃口收集整理,也會有刃口碰傷的危險。
6.4 振動料斗供料系統(tǒng)適合大批量生產的無心磨供料。
銑刀的全自動化生產不但能包括棒料切斷、板藍根i奧外徑磨削、棒料倒角去余量、數控磨削刀槽刃口、各工序檢驗,清洗、打標、包裝等生產工序以及各工序見的傳送;更包括全生產工程的計算機過程管理、產品信息管理、產品流轉物流管理,需采用合適的ERP軟件和先進的管理四項,目前國內的中小工具生產企業(yè),在計算機輔助管理方面基本尚未開展,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我們上海規(guī)程對此相當重視,也將開展相關的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