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目前許多金剛石微粉的測量方法,待測試樣品,亞微米/微米級別的金剛石顆粒都需要充分的分散,才能達到準確穩(wěn)定的測量數(shù)據(jù)。 金剛石微粉涉及到多種光學顆粒測量方法,怎樣確保顆粒能均勻分散在分散介質中,使粒子不發(fā)生團聚,且不與分散介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是準確測量顆粒粒度重要前提。因此,對于特殊的顆粒測量對象,選擇適宜的分散介質,分散劑和分散方法才能保證測量對象充分分散是最終能否得到可信賴結果的關鍵。也是粒度表征的難點。
隨著顆粒測量技術的發(fā)展,粒徑測量對象也呈現(xiàn)多樣化,屬性千差萬別。另一方面測量對象顆粒越來越細小的方向發(fā)展,如納米級金剛石顆粒,由于具有極大的比表面積和較高的表面能,在測量過程中極易發(fā)生顆粒團聚的現(xiàn)象,形成二次團聚,從而直接影響到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重復性和重現(xiàn)性,加大了顆粒測量的難度和對數(shù)據(jù)的信任程度。
50nm馬爾文粒徑報告分布圖
(CPS粒徑報告分布圖)
顆粒分散方法
顆粒分散是微粉顆粒分散在特殊的分散介質中分離分散。并形成均勻分布,保持一定的時間相對穩(wěn)定分散過程。目前關于顆粒分散技術已經(jīng)為一門新興的專門學科。在很多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分散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1.液體分散介質潤濕固體微粉顆粒
2. 通過外界作用力使較大的團聚體分散為較小的顆粒
3. 穩(wěn)定分散顆粒,保證粉體顆粒在液態(tài)中保持至少在進行測量過程的時間均勻分散,防止已經(jīng)分散的顆粒重新團聚。
點擊查看視頻:https://v.qq.com/x/page/b3259x3p4on.html
(50nm金剛石在倒入燒杯內瞬間的分散動態(tài)視頻)
分散方法
一般可分為物理分散和化學分散兩種方法。
常見的物理分散方法有:機械攪拌,震動,超聲分散?;瘜W分散是通過添加分散試劑,利用表面化學的方法來實現(xiàn)式樣分散的方法。
分散劑是一種能使液體表面張力降低,而使得微粉顆粒表面得到良好潤濕的物質。分散劑對微細顆粒的分散作用是利用它顆粒表面上的吸附作用來增強顆粒間的排斥作用能。增強排斥作用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實現(xiàn)。
1. 增大顆粒表面的電位絕對值,提高顆粒間的靜電排斥作用。
2. 通過分散劑在顆粒表面形成吸附層,產(chǎn)生并強化位阻效應,使得顆粒間產(chǎn)生強排斥力。
3. 調控顆粒表面極性,增強分散介質對它的潤濕性,在滿足潤濕的同時增強表面結構程度。使得排斥力大大增強。(加數(shù)據(jù)圖表。納米料分散前后的對比數(shù)據(jù),1.不加超聲只滴入分散劑 2.加超聲不滴入分散劑 3.同時進行物理分散和化學分散)
分散試劑分類
一般分為三類:
無機電解質,表面活性劑,高分子分散劑等。分散劑的選擇很關鍵,因顆粒的大小,顆粒表面的性質不同,分散劑也會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分散介質時,用量和濃度不宜過多,需要多次實驗從而找到最佳量。另外光學測量中,分散介質也是選擇時需要參考的重要指標。分散介質用量要確保不被破壞的光學特性。否則會影響測量的重復性和重現(xiàn)性。
實際應用過程中,應該考慮將物理分散和化學分散相結合的方法,一方快速解除團聚,一方保持分散穩(wěn)定性,從而達到理想的分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