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經濟數據好,主要是去產能、去庫存等導致短期庫存不足,進而使得工業(yè)品價格上升拉動工業(yè)增長,以及與企業(yè)加快補庫存有關。“因此對目前的各項數據好轉,只能是謹慎樂觀。&rd...
目前經濟數據好,主要是去產能、去庫存等導致短期庫存不足,進而使得工業(yè)品價格上升拉動工業(yè)增長,以及與企業(yè)加快補庫存有關。“因此對目前的各項數據好轉,只能是謹慎樂觀。”“目前經濟只是反彈,不是反轉。”3月29日,中國社科院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在中國社科院財經院分析一季度經濟時說。
國家統(tǒng)計局將在4月17日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根據1-2月的數據來看,財政收入、投資、工業(yè)、進出口增長都呈現加快的態(tài)勢,尤其是民間投資表現更為搶眼。不過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略有放慢。
數據顯示,1-2月,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3 %,較2016年12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另外,1-2月全國服務業(yè)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2%,增速比2016年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
考慮到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為6.8%,各大機構普遍認為一季度經濟要好于預期。中國社科院財經院3月29日發(fā)布預測分析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速為6.8%,與去年四季度一致。但是經濟也有下行壓力,這在于房地產和民間投資增速下滑,以及債務違約等問題。此外,部分發(fā)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強化等,也可能會影響中國的出口。
郭克莎認為,目前經濟數據好,主要是去產能、去庫存等導致短期庫存不足,進而使得工業(yè)品價格上升拉動工業(yè)增長,以及與企業(yè)加快補庫存有關。但是在下半年,經濟增長可能放慢,到明年,經濟下行壓力將再次增加。“因此對目前的各項數據好轉,只能是謹慎樂觀。”郭克莎認為。
經濟增速比預計的要好
今年1-2月不少經濟數據出現了迅猛增長的情況。這突出表現在財政收入、出口等數據的快速上升。
比如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4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69億元,增長14.9%,大幅高于去年全年同比增長4.5%的數字。
在出口方面,1-2月,進出口總額38900億元,同比增長20.6%,增速比去年12月份加快15.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0918億元,增長11.0%,也大幅高于去年12月增長0.6%的速度。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yè)增速也有所加快。
不過,這并不能說經濟要進入新的周期了。
北大經濟學院教授蘇劍認為,今年全國經濟增速比預計的要好,但是經濟并未進入回升的新周期。
“任何時候都會有上行的動力和下行的壓力,主要就是看哪個更突出了。目前的情況看來肯定的是,經濟下行的壓力比較大。”他說。
根據了解,國家統(tǒng)計局核算GDP的各個產業(yè)增速并未有太快增長。比如2017年1-2月份,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3%,較2016年12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但仍是在6%左右的水平。1-2月,服務業(yè)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2%,增速比去年12月份僅僅加快0.1個百分點。
由于服務業(yè)占整個經濟一半以上比重,工業(yè)占到40%左右,這表明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仍在6.7%或者6.8%左右,不太可能回到7%以上。
莫尼塔研究智庫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也指出,目前的工業(yè)利潤比較好,主要反映在上游的行業(yè),這些行業(yè)里國企比較多。在下游行業(yè),民企和中小企業(yè)多,由于這些領域產能過剩仍嚴重,本次工業(yè)利潤上升,其實是增加了上游行業(yè)對下游行業(yè)的議價能力。
但是民企從中長期看,進行投資的意愿仍不是很足。“對于目前的經濟仍只是謹慎樂觀。”他說。
根據了解,1-2月份,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實現利潤總額10156.8億元,同比增長31.5%,大幅高于去年全年8.5%的增速。不過工業(yè)利潤快速增長,主要集中在少數行業(yè)。
比如1-2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è)增長21.1倍,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è)增長1.2倍,通用設備制造業(yè)增長23.3%。
土地價格上漲影響投資效果
3月29日,郭克莎指出,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去年四季度的經濟增速反彈,可能會延續(xù)到今年上半年,目前仍需要加大基建投資以抵消房地產下行的經濟壓力。
郭克莎認為,要注意的是,目前不能采取緊縮的調控政策。
比如如果貨幣政策收緊的話,對于抑制炒房有作用,但是也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本來貨幣政策是總量政策,但是中國可以采取結構性的政策措施,比如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應該加大貨幣政策結構性調控。”郭克莎建議。
根據了解,2017年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1378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8個百分點。
其中最顯著的是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yè)),1-2月投資額達到8315億元,同比增長27.3%,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9.9個百分點。
不過要注意的是,加快投資并不一定能拉動經濟增長。主要原因是,投資中的土地費用高。
中國社科財經院綜合部副主任汪紅駒指出,工業(yè)生產出廠價格和房地產價格上漲,帶來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揚,同時大量資金吸附在非生產性二手資產市場中,進一步侵蝕了固定資產投資形成的資本形成率(固定資本形成是從總需求來看的經濟三駕馬車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消費和凈出口),不利于潛在經濟增長率提高。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過去因為土地價格低,投資額的大部分資金都形成了固定資產(固定資本形成),也就是說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大。
但是現在投資增速仍快,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卻有限。有意思的例證就是,西部很多省份的年度投資額都超過了GDP,每年增速甚至達到20%多,但是經濟增速僅僅10%左右。
蘇劍指出,高端制造業(yè)對土地價格比較敏感,比如一個車間就需要很大面積的土地,所以土地價格提高,對高端制造業(yè)有擠出效應。想依靠房地產來拉動經濟的話,實際上就會傷害高端制造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