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證明,美元強弱的轉換會導致全球財富的再分配,并由此帶來全球經濟格局的重大調整。 ”在日前舉行的和訊春季股市投資策略會上,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經過十年熊市,美元將迎來大牛市,而美元由弱變強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
從歷史輪回看美元的作用
尹中立將全球經濟體按照比較優(yōu)勢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有技術和研發(fā)優(yōu)勢的國家,以美國、北歐和西歐國家為代表;第二類是擁有自然優(yōu)勢的國家,以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中東產油國家為代表;第三類是具有廉價勞動力的國家,以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為代表。歷史證明,在美元強弱轉換過程中,有著不同優(yōu)勢的國家存在著經濟實力此消彼漲的輪換。
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第一類國家陷入困境,美元進入熊市,中東產油國開始崛起。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美聯(lián)儲采取緊縮貨幣政策,美元重新走強,大宗商品價格開始走弱。 “當時最大的國際事件之一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前蘇聯(lián)解體。前蘇聯(lián)的解體有其政治原因,但最主要的經濟原因就是政府財政破產,而財政破產正是由于油價的一路下跌。”尹中立說。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美元依然保持強勢。此時全球的資金都回流到美國,美國出現(xiàn)了以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美國還第一次實現(xiàn)了財政的自我平衡,但與此相對應的是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fā)。進入本世紀之后,美元開始進入熊市。弱勢美元幫助具有廉價勞動力優(yōu)勢的第三類國家提升了競爭優(yōu)勢,促進了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也讓第一類國家經濟實力相對衰落,歐美相繼出現(xiàn)的債務危機都與美元長達十年的熊市有關。
美元正經歷由弱變強的轉換
尹中立認為,從目前來看,未來美元重新走強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從政治角度看,弱勢美元符合美國共和黨利益,而強勢美元符合民主黨利益。如果代表民主黨的奧巴馬能在今年11月份舉行的大選當中成功連任,必將推動美元走出底部。從經濟角度看,美國現(xiàn)在的經濟狀態(tài)也支持美元走強。美國上市公司的現(xiàn)金流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從房地產開工量、銷售量情況看,美國房地產走出底部的跡象也非常明顯。再看歐元,盡管現(xiàn)在很多人預測,歐元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但歐元存在著制度性的缺陷,未來何去何從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歐元的衰落意味著美元的相對崛起。
美元重新回歸強勢,會引發(fā)全球經濟格局的重大調整。比如,第一類國家會“煥發(fā)青春”。歐美雖然陷入財政泥潭,但只要美元走強,技術領先國家的相對優(yōu)勢就會得到提升;第二類國家則會相對衰落,尤其是俄羅斯的日子會比較難過,外界預測,如果國際油價跌破每桶100美元,俄羅斯財政一定會出現(xiàn)困難。
美元走強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過去十年,‘錢太多’是中國快樂的煩惱,它導致中國樓市、股市的一系列問題以及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但這些煩惱充其量是快樂的煩惱,因為它沒有給中國經濟帶來傷筋動骨的沖擊。 ”不過,尹中立說,未來美元走強會給中國經濟帶來痛苦的煩惱――
第一,產能過剩會重新出現(xiàn)。過去十年,受益于經濟全球化,中國生產的商品基本上都能賣得出去;中國的各項投資以高速擴張,尤其是房地產擴張大量吸納中國數以億計的鋼鐵、水泥等。不過,隨著美元走強,產能過剩這個中國經濟的“老大難”問題會再次出現(xiàn)。
第二,銀行每年30%的利潤增長難以為繼,相反壞賬會大量涌現(xiàn)。“現(xiàn)在銀行的低市盈率是有道理的,投資者對壞賬的浮現(xiàn)已經未雨綢繆。 ”
第三,通脹不再是個問題。假如美元走強的話,對中國來說通脹將會消失,取代通脹的將是通縮。
第四,外匯占款會急劇減少。投資擴張后一定會產能過剩,這時如果出口受阻,而國內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內部需求收縮,產能擴張導致產能過剩一下子浮現(xiàn)出來,國際資本就會聞風而逃。尹中立說,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資本流向幾乎每十年一個周期。過去幾個月,中國已經出現(xiàn)外匯占款急劇減少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