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熟妇浓毛hdsex,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欧美最猛性xxxxx69,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您好 歡迎來到超硬材料網  | 免費注冊
遠發(fā)信息:磨料磨具行業(yè)的一站式媒體平臺磨料磨具行業(yè)的一站式媒體平臺
手機資訊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

進口創(chuàng)歷史新高 出口呈恢復增長——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分析

關鍵詞 機床工具 , 進出口分析|2011-03-22 09:05:18|來源 中國超硬材料網
摘要 2010年我國經濟呈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機床工具行業(yè)延續(xù)了2009年末期的上行趨勢,穩(wěn)定向好,各項經濟指標已接近或超過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水平。市場回暖,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貿...

  2010年我國經濟呈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機床工具行業(yè)延續(xù)了2009年末期的上行趨勢,穩(wěn)定向好,各項經濟指標已接近或超過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水平。市場回暖,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貿易也逐步回升,進出口額均顯著增長。據海關統(tǒng)計,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200億美元,達到227.5億美元,同比增長57.5%。其中,出口總額70.3億美元,同比增長48.4%;進口總額157.2億美元,同比增長62.0%。進出口逆差86.8億美元,同比增長75.0%。全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外貿呈現出上半年進口出口雙雙攀升,下半年進口提速出口高企的走勢。


  一、機床工具產品出口

  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出口總額70.3億美元,同比增長48.4%,距歷史最高點2008年71.3億美元的出口額僅一步之遙。自1月起,全行業(yè)出口額已呈正增長,由于各產品恢復程度不同,10大類產品是在前4個月內,先后走出上年負增長困境的。到年底,各類產品出口額均以兩位數甚至成倍的速度增長。其中磨料磨具出口額同比增長超過一倍,在10類產品出口排名中首次超過金屬切削機床,上升到第二位。列第一位的仍是切削刀具。切削刀具、磨料磨具全年出口額分別超過2008年同期32.2%和14.7%。

  2010年全球機床市場逐步回暖,我國出口呈現恢復性增長。開年伊始,我國機床工具出口額就擺脫了上年負增長的局面,同比增長達到12.6%。上半年出口增長直線上升,下半年基本穩(wěn)定在高位。當年全行業(yè)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速比上年提高82個百分點。(詳見圖1、表1)

 

表1  2010年機床工具產品出口情況

 

金額(億美元)

同比(%)

占比(%)

機床工具

70.35

48.35

100.00

金屬加工機床

18.53

31.26

26.33

其中:金屬切削機床

12.84

34.51

18.24

金屬成形機床

5.69

24.48

8.09

鑄造機

0.74

29.11

1.05

木工機床

6.66

34.68

9.47

機床夾具,附件

1.64

42.57

2.33

機床零件,部件

5.15

29.55

7.33

數控裝置

4.93

35.32

7.01

切削刀具,工具

16.05

50.82

22.81

量具,量儀

1.35

66.16

1.92

磨料磨具

15.30

102.33

21.74


  2010年機床工具產品各月度出口額呈現先快后穩(wěn)的上升態(tài)勢,12月份月度出口額達到7.2億美元,為2010年最好水平。與往年月度數據相比,僅次于2008年7月的歷史最高值7.5億美元。全行業(yè)產品出口額各月度同比增長均為兩位數,上半年呈現快速上升,7月份達最高點67.4%,以后的幾個月增速逐漸減緩,12月份為40.9%。其原因一是上一輪各國聯(lián)手出臺的經濟刺激政策效應已經減弱,二是上年四季度的基數相對較高。

  1.金屬加工機床出口

  2010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出口18.5億美元,同比增長31.3%。其中金屬切削機床出口12.8億美元,同比增長34.5%,比上年同期提高69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出口5.7億美元,同比增長24.5%。數控金屬加工機床出口6.4億美元,同比增長54.9%。其中數控金切機床出口5.3億美元,同比增長60.0%;數控成形機床出口1.1億美元,同比增長34.4%。


  2010年12月份,我國金屬加工機床月度出口2.1億美元,達到全年最好水平,僅次于2008年7月的歷史最高值,環(huán)比增長15.7%,同比增長37.0%。(詳見圖2)
 

  其中數控機床出口0.8億美元,環(huán)比增長36.3%,同比增長48.6%。數控機床月度出口占機床月度出口總額比重逐月增加,12月份達到39.3%,為全年最高,比上月提高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3個百分點。

  2.金屬加工機床主要出口去向

  全球金融危機后,由于亞洲地區(qū)、新興經濟體較歐美國家率先走出困境,2010年我國機床出口市場結構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上半年,我國對印度出口的金屬加工機床首次超過美國,印度一度成為我國機床第一大出口市場。下半年,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漸好轉,我國對其機床出口額有所回升,年末極微弱優(yōu)勢保住了出口市場第一的位置。同時,我國對印度、巴西、日本、俄羅斯以及東盟主要國家出口機床排名普遍提升,形勢明顯好轉。如巴西、日本在出口去向排名中分別由上年的第6、7位上升到第3、4位,所占比重也明顯提高。(詳見表2)

  

表2  2010年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去向前10位


序號

國家或地區(qū)

金額(千美元)

同比(%)

占比(%)

 

出口總額

1852979

31.26

100.00

1

美國

142810

9.66

7.71

2

印度

137691

56.47

7.43

3

巴西

107951

83.87

5.83

4

日本

100102

106.35

5.40

5

德國

83049

24.10

4.48

6

緬甸

78337

89.34

4.23

7

越南

64974

2.31

3.51

8

俄羅斯

60697

83.55

3.28

9

印度尼西亞

58287

49.00

3.15

10

泰國

56300

58.50

3.04



  遼寧、北京、廣東、江蘇是我國出口數控金屬加工機床的主要地域,四地合計占比為56.9%。除廣東出口平均單價較低外,其他三個地區(qū)出口平均單價遠遠高于整體水平。

  3.數控機床出口貿易方式和企業(yè)性質

  2010年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數控金屬加工機床金額為4.5億美元,同比增長41.4%,占數控機床出口份額略有下降,但仍在70%以上;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數控機床1.3億美元,同比增長翻番,達到135.9%,所占份額提高了7個百分點,超過20%,列第二位。

  外商獨資企業(yè)出口數控機床大幅提升,同比增長120.2%,占比提升9個百分點,仍列第二位;由于上年私營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數控機床出口降幅較小,本年度增長速度相對較低,分別為30.1%和18.1%,排名第一、三位。

  二、機床工具產品進口

  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總額157.2億美元,同比增長62.0%。超過歷史最高的2008年27.8%。除成形機床和量具量儀外,其他8類產品進口額均超過2008年同期水平。

    由于投資對不同產品拉動見效速度不同,直到10月為止,10大類產品同比增長才全部由負轉正,但到年末,最低增長速度也在20%以上,其中木工機床、切削刀具進口額增長超過一倍。從全年走勢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增速呈現出逐月上升趨勢,主要是我國經濟快速回升,各種產品需求量增大,帶動了進口的增長。(詳見圖3、表3)

 

-
 

表3  2010年機床工具產品進口情況

 

金額(億美元)

同比(%)

占比(%)

機床工具

157.15

61.96

100.00

金屬加工機床

94.24

59.82

59.97

其中:金屬切削機床

75.18

64.92

47.84

金屬成形機床

19.06

42.44

12.13

鑄造機

2.25

23.88

1.43

木工機床

8.20

147.02

5.22

機床夾具,附件

5.82

79.08

3.71

機床零件,部件

10.43

61.45

6.64

數控裝置

18.12

32.49

11.53

切削刀具,工具

11.50

121.65

7.32

量具,量儀

1.43

27.99

0.91

磨料磨具

5.17

59.40

3.29



  2010年機床工具產品月度進口呈總體上升趨勢,同比大幅增長。自6月份月度進口達到13.5億美元,并超過2008年月度歷史最高值后,下半年不斷刷新紀錄,12月份進口額已超過17億美元。


  1.金屬加工機床進口

  2010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94.2億美元,同比增長59.8%。其中金屬切削機床進口75.2億美元,同比增長64.9%;金屬成形機床進口19.0億美元,同比增長42.4%。數控金屬加工機床進口77.9億美元,同比增長70.0%。其中數控金切機床進口67.8億美元,同比增長75.0%;數控成形機床進口10.1億美元,同比增長43.0%。

  2010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月度進口額同比增速在1、2月份較低,3月份開始增速加快,到下半年增勢迅猛,其中有4個月的同比增長速度超過100%。12月份月度進口額達到11.1億美元,為歷年月度進口最高值。其中數控機床月度進口9.2億美元,環(huán)比增長8.0%,月度同比增長90.2%。(詳見圖4)
 


  2.金屬加工機床主要進口來源
由日本、中國臺灣、韓國、美國、新加坡進口的金屬加工機床快速回升。自新加坡進口的數控機床增勢顯著,尤以數控特種加工和立式加工中心表現突出。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機床的進口繼續(xù)保持增長。列前十位進口來源地的進口額均超過危機前2008年同期水平。(詳見表4)
 

表4  2010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來源前10位


序號

國家或地區(qū)

金額(千美元)

同比(%)

占比(%)

進口總額

9424386

59.82

100.00

1

日本

3570765

123.57

37.89

2

德國

1975457

20.55

20.96

3

中國臺灣

1281670

97.48

13.60

4

韓國

714399

44.77

7.58

5

意大利

494934

12.34

5.25

6

美國

372766

65.17

3.96

7

瑞士

308260

19.17

3.27

8

新加坡

93083

224.68

0.99

9

西班牙

79342

-3.90

0.84

10

奧地利

71058

-33.82

0.75


  江蘇、廣東、上海是我國進口數控金屬加工機床的主要地域,三者合計占數控機床進口額52.7%。但上述地區(qū)進口數控機床平均價格均未達到數控機床平均水平,尤其是廣東,進口的數控機床平均單價在列前十位省市中最低。

  3.數控機床進口貿易方式和企業(yè)性質

  2010年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數控金屬加工機床繼續(xù)迅速增長,進口額42.0億美元,同比增長70.2%,該貿易方式占比達到 53.9%,列第一位;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外商企業(yè)以設備投資方式進口數控機床明顯回升,進口額26.6億美元,同比增長53.7%,設備投資貿易進口占比34.2%。document.write("");xno = xno+1;



  外商獨資企業(yè)進口數控機床迅速回升,進口額34.1億美元,同比增長113.0%,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9個百分點,達到43.8%,是進口數控機床的第一大用戶;國有企業(yè)進口額17.9億美元,同比增長25.7%,列第二位;中外合資企業(yè)排第三位。但外商獨資企業(yè)進口平均單價比國有企業(yè)和中外合資企業(yè)均低50%以上。
  三、復蘇時期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特點

  出口特點

  1.非主機產品出口快速增長,機床出口比重下降

  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出口高速增長,但主流產品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額增速低于行業(yè)整體水平17個百分點。繼2009年切削刀具出口額由于降幅較小,成為10大類產品出口額排名第一后,2010年磨料磨具以出口同比翻番的速度,上升到第二位,昔日的老大金屬切削機床如今以較明顯的差距列在出口第三位。

  切削刀具、磨料磨具合計占機床工具產品出口總額44.6%,在這兩類出口產品中,低檔的、資源性的、高能耗的產品仍占有很大比例。而產品附加值相對較高的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占比卻越來越小,僅占26.3%。較2009年同期降低了3.4個百分點,比2008年同期也減少了3.2個百分點。但是2010年數控機床出口占金屬加工機床的比重明顯提高,為34.6%,比上年提升5個百分點;同時低值機床占比下降1.7個百分點。金屬加工機床出口結構總體趨好。

  2.新興市場和亞洲地區(qū)成為我國機床出口重要市場

  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我國對印度、巴西、俄羅斯出口金屬加工機床也出現大幅下滑。進入2010年后,“金磚四國”市場率先大幅回升。我國對印度機床出口額已超過危機前水平,達到1.4億美元,占機床出口總額7.4%,以0.3個百分點的微小差距屈居美國之后,列第二位;對巴西、俄羅斯出口額增長均在80%以上,排名分別由上年的第6、14位上升到第3、8位。“金磚四國”中的其他三個國家全部進入前十位。

  東盟地區(qū)市場繼續(xù)看好,列入我國出口去向前十五位的緬甸、越南、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出口額全部超過2008年水平。特別是對緬甸出口數控機床近兩年快速上升,在2009年市場普遍下滑情況下,對其出口額增長高達6倍多,2010年又增長1倍,且出口平均價格高于數控機床整體水平4倍以上。

  在2010年出口去向位列前10名的發(fā)達經濟體中,除對日本出口高速增長外,美國、德國增幅都相對較低。我國出口機床快速回升,表明國際市場逐漸呈現復蘇跡象。新興市場和亞洲地區(qū)恢復較快是2010年出口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上年基數低也是全年高增速的原因之一。

  進口特點

  1.機床工具產品和金屬加工機床進口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

  受國內市場需求拉動,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增長迅猛,機床工具產品、金屬加工機床、數控金屬加工機床的累計進口額和月度進口額全部創(chuàng)出新高。其中,全行業(yè)產品累計進口額突破150億美元,機床超過90億美元,數控機床接近80億美元。

  進口大幅增長的主要因素有:國家鼓勵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進口貿易政策,進一步擴大高檔機床工具產品的進口;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受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yè)需求量出現猛增;國產中、高檔機床工具與國外還有較明顯差距,還不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人民幣升值使進口產品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上年基數較低。從目前形勢分析,機床工具進口額仍將繼續(xù)增長,但增速會明顯放緩。

  2.進口機床結構變化,高檔、大重型機床占比減少

  2009年,國家加大了對重點項目的投資,進一步拉動了高檔、大重型數控機床的需求量,由于國內高檔數控機床生產能力和制造水平所限,致使該類產品進口量增長迅速。同時,受危機影響,中檔、中小型數控機床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一增一降使得數控機床的平均單價與往年相比出現激增。

  2010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復蘇,加之國家所采取的投資刺激措施的采購高峰已過,同時各類型企業(yè)多層次需求的恢復,使得國內機床市場對各類產品的需求都有大幅增長。進口機床結構與上年相比有了顯著的變化,中檔的、特別是極具價格優(yōu)勢的數控機床進口量成倍增長,高端、大重型數控機床進口量占比下降。中檔數控產品進口量的加大攤薄了數控機床進口的平均價格,致使2010年進口機床平均單價遠低于2009年,甚至略低于2008年。從數據上看,近兩年數控機床平均單價的一上一下,是特殊時期表現出的特殊情況。但以高檔數控機床裝備我國的裝備制造業(yè),應是我們進口的主要方向,也是進一步提高我國裝備制造業(yè)水平的必要手段。

   四、應關注的問題

  1. 提高行業(yè)整體水平,調整出口產品結構

  我國機床工具產品出口自2010年1月以后一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回升最快、增幅最大的是切削刀具和磨料磨具等損耗類產品,而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增長速度遠遠低于機床工具產品增速。磨料磨具對機床工具產品出口增長的貢獻率比其所占出口份額高出12個百分點,為33.7%;金屬加工機床卻低7個百分點,為19.2%。據海關數據顯示,人造剛玉、碳化硅、碳化硼等產品出口額成倍增長,是拉動磨料磨具出口大幅增長的主因。

  國家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自2008年底到2009年多次提高出口退稅率,為我國經濟盡快走出困境起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好轉,國家開始對出口退稅政策收緊,主要針對“兩高一資”產品,因此以出口這類產品為主的企業(yè)應思考如何盡快轉變發(fā)展方式,在擴大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產品的出口上下大力氣。當前國際機床市場復蘇顯現出不穩(wěn)定性和不平衡性,我國機床出口形勢總體仍很嚴峻,面臨著各自貿區(qū)的建立、ECFA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諸多不利因素。因此,加快出口產品結構調整仍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

  2.密切關注國際機床市場動態(tài)document.write("");xno = xno+1;

  隨著下游行業(yè)需求的不斷增長,2010年世界各主要機床生產國的機床產業(yè)均呈現復蘇態(tài)勢。訂單量、消費額、進出口貿易等指標比2009年有了大幅增長,但與危機前水平仍有較大差距。2010年日本、韓國機床產值增長均在60%以上,而中國大陸是其機床第一大市場,在日本來自中國的機床訂單同比增長300%以上,占海外訂單總額30%以上。德國、美國機床行業(yè)尚在恢復中,雖然2010年產值仍為負增長,但美國從9月份開始,機床行業(yè)真正開始復蘇;德國機床訂單在三季度達到117%,其中海外訂單增加了近一倍。由于生產周期較長,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在下個年度才能交付,預計歐美生產2011年將明顯提高。

  目前,各國為搶占后金融危機時代發(fā)展的制高點,紛紛出臺新的發(fā)展戰(zhàn)略,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美國頒布了國家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與出口戰(zhàn)略,歐盟推出了2020年發(fā)展戰(zhàn)略,俄羅斯提出了現代化戰(zhàn)略。其共同點就是發(fā)展裝備制造業(yè),加強知識創(chuàng)新,發(fā)展低碳經濟,探索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同時,2010年8月11日,美國總統(tǒng)簽署了“美國制造業(yè)促進法案”,該法案涉及機床產業(yè)的主要是對某些制造設備延長了兩年的免稅期。幫助美國制造業(yè)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實現“美國出口5年內翻一番”的目標。

  3.ECFA的實施或將對部分產品形成競爭壓力

  2010年9月12日,“海峽兩巖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ECFA)正式生效。涉及機床工具行業(yè)金屬切削機床、金屬成形機床、機床零部件、切削刀具、數控裝置5大類,共31個稅號產自臺灣地區(qū)的產品,從2011年1月1日起的2年內,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關稅將降至零。2010年,臺灣地區(qū)經濟形勢好轉,機床產值、出口額同比增長分別為68%和79%,其出口去向主要是中國大陸。海關數據顯示,本年度由臺灣地區(qū)進口到大陸的金屬加工機床、機床零部件、機床夾具附件,分列在第3、1、2位,同比增長分別為97.5%、105.3%、130.9%。

  近幾年,我國對數控車床等數控機床需求量很大,盡管我們的生產能力和制造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與臺灣地區(qū)相比,在一些中檔、中小型數控機床產業(yè)化發(fā)展上有所滯后,特別是在數控機床主要功能部件等產品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因此實施ECFA后,在減、免部分產品進口關稅和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壓力下,將會對大陸相關企業(yè)產生較大的競爭壓力,特別是一直處于我國數控機床發(fā)展瓶頸的功能部件生產企業(yè),影響和沖擊將是更直接、更嚴重。所以我們必須提高自身競爭力,同時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這一年機床工具行業(yè)面對最為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應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與挑戰(zhàn),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下,全行業(yè)努力開拓、積極創(chuàng)新,對外貿易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當前世界經濟初步擺脫了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走上了復蘇的軌道,但是全球經濟的增長速度依然緩慢,且基礎還不穩(wěn)定,各國復蘇程度也不平衡。對我國機床工具行業(yè)企業(yè)來說,經歷了這場危機后,對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產品結構、增加產品附加值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的感受。后金融危機時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成為新一輪國際競爭的焦點,誰轉變得快,誰就會在今后的經濟發(fā)展中占據主動地位。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河南遠發(f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超硬材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聯(lián)系電話:0371-67667020

柘城惠豐鉆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聯(lián)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