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人:山東建筑大學
發(fā)明人:項東 劉科高 羅輝 石磊 宋文婷 史璐玉
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應用于石材切割刀具的新型金剛石鍍覆工藝,屬于金剛石表面鍍覆金屬層薄膜制備技術(shù)領(lǐng)域。本發(fā)明通過低溫壓力鍍覆和高溫熱處理工藝所得含碳化鎢薄膜連續(xù)性和均勻性較好,形狀規(guī)則且薄膜厚度可控,改善了金剛石粘結(jié)性和高溫抗腐蝕能力。制成的刀具在切割石材時其壽命和效率得到大幅提高,降低了消耗和損失。其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廉,易于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生產(chǎn)。
主權(quán)利要求:1.一種金剛石表面水熱鍍鎢金屬層制備工藝,該工藝包括如下順序的步驟:a.對金剛石進行除油、粗化、敏化與活化和還原;b.水熱鍍液配制:將已完全溶解的硫酸鎳在不斷攪拌下,加入到含檸檬酸鈉、乳酸、丁二酸的絡合劑溶液中并加入鎢酸鈉;將已完全溶解的還原劑磷酸二氫鈉,在劇烈的攪拌下,緩慢的加入到前述溶液中;添加氯化稀土,加入穩(wěn)定劑硫脲溶液,并用氨水將pH值調(diào)至8.0;過濾溶液;將所配溶液加熱至85~95℃,并進行中速機械攪拌;c.將步驟a所得金剛石與步驟b所得溶液充分混合后,放入反應釜中,分別在干燥箱中120、130、140℃溫度下保溫6h;d.將步驟c所得物,清洗干燥后,即得到表面含鎢復合鍍金屬層的金剛石顆粒;e.將步驟d所得物,置于高溫真空爐中,通入保護氣體,分別于800、850和900℃溫度下保溫1h,即可得到含碳化鎢復合鍍覆層的金剛石顆粒。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金剛石表面水熱鍍鎢金屬層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得金剛石與步驟b所得溶液充分混合后,放入反應釜中,保持90%溶液量,分別在干燥箱中120、130和140℃溫度下保溫6h。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金剛石表面水熱復合鍍鈦金屬層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c和d所得的鍍覆金剛石顆粒需置于高溫管式爐中,通入保護氣體,分別于800、850和900℃溫度下保溫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