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日本的科學家利用先進的金剛石生長技術在量子信息處理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日本筑波大學名譽退休教授JunichiIsoya和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光電材料部的首席研究員Tokuyuki
近日,日本的科學家利用先進的金剛石生長技術在量子信息處理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日本筑波大學名譽退休教授Junichi Isoya和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光電材料部的首席研究員Tokuyuki Teraji首次成功制造出硅空位中心(SiV)單光子源,這是在超低濃度下金剛石薄膜生長過程中的其中一個色心。這種金剛石的純度和晶體質量更高。

利用這種先進的金剛石薄膜生長技術,工作人員在晶體的不同位置制造出更加明亮、穩(wěn)定的單光子源。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晶體的不同位置由兩束單光子源發(fā)射的光子之間存在幾乎完全一樣的發(fā)射光譜,頻譜重疊率高達91%。
該研究對于實現(xiàn)固態(tài)物質單光子源有著重大作用,如量子光學、量子計算機和量子信息網(wǎng)絡等涉及到量子干涉技術的領域。
德國烏爾姆大學的Fedor Jelezko教授聯(lián)合參與了該研究,這也是德日兩國“同位素工程金剛石量子計算機”聯(lián)合項目的一部分,由日本JST機構國際戰(zhàn)略合作研究項目贊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