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日前設立石墨稀研究中心微納米加工實驗室(Graphene Research Centre Micro and Nano-Fabrication Facility),這個實驗室是全亞洲第一個擁有先進設施,旨在開發(fā)石墨稀研究的實驗室。隨著在這個領域的研發(fā)推動,將會有更多石墨稀用途被開發(fā)出來。
石墨稀是一種非常薄的透明材料,僅有一個原子的厚度,但導電性很強,在電子、科技、光伏(photovoltaic) 業(yè)等有很大的潛能,可作為科技產(chǎn)品上的超薄透明導電外層。 具有高速傳導功能的石墨稀可應用在電子與科技業(yè),未來更有望應用在加速干細胞療法的過程。海姆(Andre Geim)和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在2004年發(fā)現(xiàn)石墨烯材料,憑此在2010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由國大理學院石墨稀研究中心奧茲伊馬斯(Barbaros Ozyilmaz)助理教授領導的一項研究也顯示,石墨稀有助于改進干細胞療程。奧茲伊馬斯助理教授受訪時說,三年前開始這項長期實驗,發(fā)現(xiàn)石墨稀有加速干細胞分化為骨骼細胞(bone cell))的功能,而且不影響細胞的正常生長,可降低排斥現(xiàn)象。